東光國中仁愛樓將拆除,校方邀學生繪製感恩留念小卡,掛滿仁愛樓窗框,讓仁愛樓被拆除前,為學生上最後一堂課。(記者張議晨攝)
2017-12-25 18:50
〔記者張議晨/宜蘭報導〕東光國中的仁愛樓,落成至今超過55年,但因建築無法耐強震,校方將在明年寒假展開拆除作業,仁愛樓承載師生無數回憶,校方要在明年1月10日舉辦「感恩仁愛樓」惜別活動,希望在仁愛樓拆除前,為校友、師生再上最後一堂課。
東光國中在1963年設校,仁愛樓是當年建校時的首棟校舍,原先只有1樓,隨學生人數增加,校方往上加蓋,1983年後,成了現在樣貌,有3樓、共30間教室,地下室則作為合作社。
直到今年7月,仁愛樓結束最後一堂補校課程後,陪伴師生逾半世紀的校舍,才終於畫下句點。
東光國中校長陳志勇感嘆,仁愛樓如同學校歷史的見證者,原本希望跟校內集賢館一起登錄為歷史建築,但加高後的仁愛樓,宛如「老揹少」,無法抵禦強震,考量安全性,只能選在明年寒假拆除。
東光國中最盛時有51班、1700多位學生,知名導演鄭文堂也是校友之一。隨時間更迭,校內的忠孝、信義、和平等博客來校舍已陸續拆除,即將拆除的仁愛樓,成了校內最後1棟以「八德」命名的校舍。
老校舍將拆,返回母校任教的陳育玲感受最深,她回憶,1992年她念國3,是男女分班的最後1屆,生活全在仁愛樓內。她形容,這棟樓就像聚寶盆,吸納學生的青春回憶,如今拆除工作宛如打破這座聚寶盆,卻也讓回憶可以宣洩出來。
陳志勇說,明年1月6日上午9點,舊校門將重新開啟,開放仁愛樓讓校友寫下祝福,10日舉辦惜別會,邀老校長、退休教師用巡禮、話舊方式送別仁愛樓。
博客來書店網路書局
- 空勤黑鷹首度救援蘭嶼 恆春人嘆「不如離島」 - 生活
- 反勞基法修法遊行解散 陳抗民眾霸住政院前路口不走 - 政治
- 突尼西亞槓上阿聯 禁阿聯酋飛突尼斯
- 美韓聖誕休市 新台幣2字頭狹幅盤整
- 街頭陳抗警遭散播不實訊息 北市警:尚無提告打算 - 社會
7596706D9BA66C39